NFT市场经过几年爆发式增长,到2025年时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监管框架,若要合法合规进行NFT买卖,就得了解平台准入、税务申报、知识产权等关键资质要求,本文会系统梳理当前NFT交易涉及的各项合规要点,借此帮助从业者规避法律风险。 NFT交易平台注册要求主流的NFT交易平台,比如、Magic Eden这些,都规定用户要完成KYC认证,也就是了解你的客户认证,这通常包括提交身份证件、住址证明以及面部识别验证,有些平台还会根据交易额进行分级,要求交易额高的交易者提供资金来源证明。 专业机构用户还需要额外提交工商登记材料,税务登记材料等。要注意的是,从2024年起,美国财政部有规定,所有处理超过3000美元交易的NFT平台都必须注册成为货币服务企业,也就是MSB,这意味着平台要构建完善的反洗钱系统。 创作者版权认证流程原创NFT创作者需提供完整的创作过程记录,这些记录涵盖设计草图、分层文件等内容。音乐类NFT更得取得词曲版权证明,2024年有个知名案例叫“无聊猿音乐侵权案”,此案件因采样了未授权片段,导致项目方赔偿了270万美元。 进行二次创作NFT,必须获得原始版权方的改编授权,迪士尼去年起诉了“米奇NFT”侵权案,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,法院认定,即使对经典形象进行了像素化改造,依然构成侵权。 税务登记与申报义务个人卖家要是年交易额超过600美元,那就得向税务机关申报。2023年美国IRS更新了指引,把NFT归为“收藏品”,其长期持有税率是28%。企业卖家得办理增值税登记,欧盟已明确将NFT纳入数字服务税征收范围。 跨境交易时,VAT处理得格外留意,英国HMRC规定平台要代扣代缴增值税,日本从2024年开始,对海外NFT平台采用逆向征税机制,专业税务师给出建议,每笔交易的链上记录以及法币兑换凭证都要保留。 支付牌照与资金处理涉及法币兑换的NFT平台,必须取得支付机构牌照,在美国,各州要分别申请MTL牌照,在欧盟,平台需获得PSD2授权,去年 NFT因未取得纽约州被罚款540万美元。 使用稳定币结算要遵循相关法规,新加坡规定,所有涉及SDG(新加坡元稳定币)的交易,都得经由持牌支付机构完成,近期有平台试图通过NFT份额化躲避监管,结果立刻被SEC制止了。 数据隐私合规要求欧盟GDPR有规定,收集用户数据时得获得明确同意,NFT项目方要特别留意链上元数据的处理,去年有个PFP项目,它把用户钱包地址和真实身份关联起来了,结果被罚没了项目收入的4% 。 加州CCPA也适用,它要求提供数据删除通道,建议项目方采用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手段,通过这些手段像Aztec 那样实现隐私交易,韩国最新修正案要求存储本国用户数据时必须使用境内服务器。 特定品类特殊许可游戏类NFT可能需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,中国禁止NFT进行二级交易,不过批准了多个数字藏品平台,并且要求这些平台必须取得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,体育NFT需要获得相应联赛授权,NBA Top Shot就是典型的例子。 金融化的NFT产品,其监管更加严格,在美国,部分NFT被认定为证券,这部分NFT要遵守SEC的规定,去年,著名的分期付款计划被认定为未注册证券发行,项目方被处以交易额20%的罚款。 监管不断完善,NFT交易正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,您认为当下的合规要求会对NFT市场的创新活力造成影响吗?欢迎分享您的观点。 |